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目的地指南 > 亚洲 > 中国 > 广西 > 桂林 > 阳朔

阳朔yangshuo

“阳朔山水甲桂林”,山水洞石为四绝,更有古镇人家,清幽静美。历史阳朔县始建于265年。590年,在隋朝,县城搬到了现在阳朔镇的位置...
详细介绍
“阳朔山水甲桂林”,山水洞石为四绝,更有古镇人家,清幽静美。

历史

阳朔县始建于265年。590年,在隋朝,县城搬到了现在阳朔镇的位置。621年,唐朝年间,阳朔县的一部分被析置为归义县,县城座落于今天白沙镇旧县村北侧。公元627年,归义县重新并入阳朔县。在民国时期,阳朔县归桂林管辖。1949年,阳朔解放,建立了自己的人民政府,但到了1981年,它作为一个市辖县重新归桂林市行政管辖。

艺术

西街文化

阳朔西街是最古老的街道,至今有近600年历史,是一条被载入历史的小街,具有典型的桂北传统色彩。

许多西方游客一到阳朔就如醉如痴,住下来舍不得走。有的每年来几次,有的干脆在这里成家立业,目前这里已有几百对涉外婚姻,有日本郎娶阳朔妹为妻的,又有阳朔娃仔讨瑞典洋妞做老婆的,也有法国小伙子到阳朔当上门女婿的,还有英美两个姑娘争抢阳朔农民做夫君的……

于是阳朔成为“地球英语角”、“国际地球村”,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此融合、交流、珠联璧合。这里有最原始的、最纯洁的东方文化,也有许多外来文化———本地人叫洋文化,外国文字招牌、广告满街都是,不同皮肤、不同民族、不同信仰、不同语言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融合的契机,因为大家不仅朝这块没有修饰、纯粹是自然美的山水来,而且朝着它很厚的古又纯的文化风俗来。

民间对歌

阳朔有汉、壮、瑶、苗等11个民族居住在一起,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、节日外,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。不论婚丧嫁娶,还是逢年过节,每每摆起歌台,一比高低,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。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,有倾诉生离死别、崇尚忠孝的,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。唱民歌的有三、五人,也有几十人参加,而尤其以高田壮族中秋会山歌、福利龙尾瑶民“歌堂愿”会最富特色。

环境

阳朔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热量丰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温和湿润,四季分明。县内岩溶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夏长冬短,东北、西南部高海拔山区冬长夏短,春秋适中。气候受季风影响,一年的旱、涝、冷、热变化大。受海洋气候影响,年平均温度19℃,年平均降雨量1640.2毫米,相对湿度80%。

阳朔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,位于漓江西岸,距桂林市区65公里。

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堪称甲桂林”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。“山青、水秀、洞奇、石美”,为天下四绝。

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、二带、五景区。阳朔段漓江风光为整个漓江精华,还有遇龙河、十里画廊、古寨石城、兴坪古镇等特色著名景区景点。

阳朔是汉族、壮族、瑶族聚居地,在数千年的历史中,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。

在阳朔,坐竹筏漂流是最热门也是最有特色的旅游方式之一,不可错过。

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,气候温和,四季宜人。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,境内山峰林立,平地拔起,千姿百态

山上竹木繁茂,四季常青,山山有洞,洞洞奇美,洞中乳石遍布,晶莹剔透,如艺术长廊,似天然迷宫。阳朔的水清澈透明,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形容为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。

阳朔漓江景区为漓江风景精华,全线长48公里,是到桂林旅游的必游线路。这一景区江水清澄见底,宛如罗带的漓江蜿蜒于苍翠雄奇的群山之间,人称“百里漓江,百里画廊”。

遇龙河是阳朔县第二大河,全长42.5公里,至书童山汇入漓江。河两岸奇峰秀丽。竹木苍翠、水质清澈、景色宜人。主要景点有:犀牛塘、仙桂桥、遇龙桥、归义古城遗址、汉墓群、东晕岩、八仙过海等近20处。由于这一景区有古石桥群、田园风光、宋桥、唐城遗址、汉墓群等,使景区蒙上一层古色古香的神秘色彩。

大榕树景区中心,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,相传是广西壮族歌仙留三姐与情人阿牛哥的定情处,著名的音乐电影《刘三姐》部分外景画面就在此拍摄。大榕树下,金宝河缓缓流淌,明净如镜,附近的猩猩山,水狮岩,骆驼峰,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绝世田园风光。

渔村位于兴坪镇西面2公里处,是漓江沿岸著名古村之一。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(公元15世纪)。该村以清代为鼎盛期,出官宦、财主多人,现存建筑多为当时所建,至今仍保留较完好。该村民居建筑除了有典型的南方古民居特点外,还带有很明显的阶级身份特征,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又讲究身份制式的官宦家居。

阳朔进入月亮山旅游风景区在月亮山,沿路奇峰美景,田园秀色,许多山岩形状独特给人遐想,如诗如画,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。美国总统卡特来阳朔游览,借了几辆自行车漫游了十里画廊。为此,政府于2000年专门修建一条近10里的自行车道、观景台、休息亭等以供游人自由观赏沿途风景。当地百姓称其为卡特风景道。

阳朔城市指南

===

去了阳朔都想去